雷火竞技app

雷火竞技app
首页 > 新闻资讯
【议题解读】听取关于《邹城市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3年度推进方案》起草情况
来源:雷火竞技app    发布时间:2025-03-18 14:34:40 人气:274

  为持续扎实有效地推进南四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三年实施方案落实,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度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规划》、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3年度推进方案》,结合邹城实际,出台了《邹城市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3年度推进方案》(邹环委办〔2023〕3号)。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为深入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1年,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牵头起草印发了南四湖流域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为扎实推进工作落实,逐级对方案内容做了分解细化,制定了2021年、2022年工作规划和推进方案。在完成2021年、2022年工作任务目标的基础上,2023年1月,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制定了《2023年度南四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工作规划》、济宁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制定了《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3年度推进方案》。根据工作需要,我局组织起草并于5月份出台了《邹城市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3年度推进方案》。

  《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含整体水质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环境应急处置、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5方面,同时围绕目标实现,细化了重点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方案》可有效指导我市2023年度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整体水质保障,推动我市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重点任务内容有8大项36个任务,覆盖工业污染源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港航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重点河流监管、河湖水环境安全等方面。重点项目包括5个水污染综合整治重点项目,包含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建制镇生活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项目总投资约4.74亿元,计划完成时限均为今年年底。

  在原有常规指标达标基础上,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邹县电厂、里彦电厂、东滩煤矿、鲍店煤矿、南屯煤矿、山东太阳纸业公司等7家涉盐企业累计投资9.18亿元,新建高盐水治理工程,确保外排水稳定达标。同时,完善企业项目档案,建立了“一企一档”,为项目正常运行提供资料支撑。今年6月份,邹城工业园区完成了一企一管排污管理工程,已有24家公司实现了专用管线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

  大力促进农田生态化改造。实施化肥、农药减量措施,2023年目前已累计完成7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比例达65.1%。全方面实施秸秆还田和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利用。成功申报国家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立足生态优先发展绿色养殖。全力发展不投饵滤食性、草食性鱼类增养殖,实现以渔控草、以渔抑藻、以渔净水,构建立体生态养殖系统,增加渔业碳汇,2023年推广生态养殖面积1000亩,工厂化循环水绿色高效生态养殖20000平方。持续指导开展新建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工作。目前我市625家专业户、及农业农村部直连直报系统备案的302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均已配建粪污处理设施,配建率100%。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动态清零。投资456.11万元对21处黑臭水体进行截污控源、生态修复、增氧曝气等综合治理,每处黑臭水体都变成乡村一道美丽风景线,同时落实长效机制,加强巡查,对黑臭水体发现一处治理一处,实现动态清零。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结合农村实际,制定了建站、纳管、拉运、生态净化槽等模式治理方案,至2023年累计完成700处村庄改造治理任务,实现村庄全覆盖。

  持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年内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6.3公里,改造建筑小区80个。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邹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配套湿地提升工程正在建设,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调试运行。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提升工程建成运行,污水处理厂污泥采用焚烧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深入推进船舶污染物接转处工作,狠抓港口码头水污染治理。依托“济宁e交付”系统,构建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转处“收集、转运、服务、监管、应急”五大体系,实现船舶污染物接收链条式管理和动态监管。落实港口水污染防治技术导则和规范指南,以“零排放、零污染”为目标,围绕港口疏港路、生产(生活)污水处理站、挡水坎、排水管网、吊机接(挡)料板、漂浮物清理、加药记录、运行台账等方面,深入开展港口水污染专项治理,年内我市有两家港口被评为济宁市首批绿色星级港口。

  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结合塌陷地、河道治理等,至今年9月份,我市已规划建设了11处人工湿地工程,总投资5.87亿,日处理能力23万方,位于城区河流和大沙河、幸福河、白马河等沿线;湿地类型有表流、潜流、复合型(表流+潜流)、河道走廊型、生态修复型,主要作用是对工业、生活处理后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根据《济宁市水质净化工程技术导则》,我市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湿地责任主体,树立了湿地工程标示牌,建立了巡查记录,实施了月度监测等日常管理规范。

  改善河湖连通状况,增强水源涵养能力。2022年以来,投资约3.94亿元,实施了白马河、大沙河和北宿重点塌陷地治理项目、小沂河、望云河、苗庄河、湖水东调、西故拦蓄、纪沟拦蓄工程和东毛堂拦蓄等重点水工程项目建设,治理河道长度28公里,新增蓄水能力96万立方米,实施完成了18座水库、53座塘坝除险加固,邹西四镇水系连通等项目建设,切实提高我市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实施邹城供水能力提升项目建设,项目投资约10亿元,建设期两年,实现3200万m3再生水供水能力,目前正在建设。

  我市已建成河流自动监控站2座、企业自动监测站38处,每月委托第三方对16镇域河流监测断面进行监测考核,每季度对49个水功能区开展水质监测,并随监测结果开展达标性分析,对于水质薄弱区域定期通报并督促整改。同时,强化重点企业外排水监察监测,严格执行“超标即应急”、“快速溯源法”工作程序,及时处置超标问题,有力保障了白马河国控断面水质安全。

  建立健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与联防联控机制,与微山县政府签订了白马河横向生态补偿协议书;与相邻6个县市区签订南四湖流域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议,建立了上下游水质联防共治机制,共同防治边界地区水环境污染。按季节特点开展河湖岸线水污染问题排查整治,分别组织冬季、汛前、汛期等集中攻坚活动,有效消除影响河流水质的环境安全隐患。目前正在开展汛期面源排查整治工作,截止9月份共排查发现问题2795个,均已整改到位。

  列入方案的5个重点项目,邹城市合流制管网改造项目、峄山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改造项目、有机固废干式厌氧发酵成套装备研制平台及扩展项目已经完成;邹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主体完工,正在调试;邹城市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正常推进,预计年底完成。

  下步,我市将继续围绕《邹城市南四湖流域生态保护2023年度推进方案》,加大力度,尤其是针对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强化督导,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农村黑臭水体清理整治、入河排污(水)口规范化监管、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畜禽养殖规范化整治等工作,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我市白马河流域河流水质不断改善,白马河国控断面稳定达标。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18072102777

公司传真:0577-62675098

邮箱:7614080@qq.com

地址: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东凰屿